走进江西理工大学“3+1”因仑工程创新实践中心

2014-12-11 19:26:54
走进江西理工大学“3+1”因仑工程创新实践中心
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 

    “进入这个班,动手能力大大加强了,理论和实践结合更紧密。以前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考前突击几天就行了,掌握的都是书本知识。现在是从实践中体会,学了马上可以用,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实践能力。就拿考试来说吧,以前我们是在试卷上考,限时做完,现在是开放式的,可以查资料,还分团队进行,团队之间可以相互探讨,时间也没统一规定,根据难度安排时间,考试之后还有个成果展示……”说起实验班的教学模式,该班学生闫国涛侃侃而谈。 
    这个实验班的确有许多独特之处。在教学设施方面,实验班与普通班不同,它有自己专门的教室,有精良的实验设备;师资力量方面,实验班按研究生培养模式配备了导师,周立功公司聘请的嵌入式系统行业专家也常来授课;教学模式更是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启发式、互动式、小班化、网络化、案例式相结合,除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增强创新能力。实验班建立了远程视频教学系统,采用先进的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远程实时教学,学生和企业工程师可以实时对话,及时解决学习中的技术问题。为了充分发挥个人的学习潜力,实验班不要求学生同步走,而是进行目标动态差异化管理。 
    实验班还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实行准企业化管理,由学生自主管理,增强了团队精神,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使这个班迸发着青春活力。该班学生孙巾博说:“来到这个班后,我感到精神面貌都不一样,生活非常充实,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催人上进,这就是团体的力量吧!”


    值得期待的经验 
    “打个比方,如果前三年的学习可以打70分的话,第四年至少可以打90分。前三年是打基础,而第四年学到的东西是前三年的几倍。不一样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基础普遍很扎实,比在普通班学习有质的飞跃。”谈到教学效果,实验班的同学王玮深有感触。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负责人认为,通过一年的实践,实验班取得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    
  ——解决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的问题。由于不分课内课外,全天强化教学,学生的学习时间大大增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纷纷规划自我发展。 
    ——解决了教与学脱节、师生缺少实时交流的问题。由于进行双向互动式小班教学,通过现场提问与解答,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学生能够及时准确获得相关知识,而且创新思维得到培养,知识面进一步拓宽。
   ——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实验班通过课堂与实验相结合,有效地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改革考核办法,学生的能力得到及时测试,解决了死记硬背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实验班的考试全部实现课题研究型,方式为开卷考试,由教师给出一个课题,学生在实践中完成。 
    实验班导师王祖麟教授说,在实验班的教学实践中,他们也发现了学生受益面较小、进入时间较晚的问题,因此,下一步他们将逐步扩大学生受益面,并且将创新教育模式向下延伸,从大一就开始注意培养。据了解,该校正积极准备争创国家级创新教育实验区,使“3+1”模式获得进一步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