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3+1”模式聚合高校与企业的力量

2014-12-12 09:45:25
江西理工大学:“3+1”模式聚合高校与企业的力量

没有重点大学雄厚的实力、巨额资金投入和精英人才培养的高端定位,也没有高职院校具有极强针对性的订单式人才生产优势以及庞大的技术工人需求市场,普通本科院校如何在校企合作方面探索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江西理工大学“周立功‘3+1’创新教育实验班”提供了一个很有借鉴意义的样本。

  一个真正的班

  “1,2,3,4!”每天早上7点,江西理工大学操场上总是准时出现一群学生,绕跑道慢跑1000米。操场上虽然不乏锻炼的学生,但这些同学整齐的队伍、嘹亮的口号,总是能引来别人关注的目光。他们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江西理工大学“3+1”实验班。

  王慎明和徐书兵今年刚刚从这个实验班毕业,下学期将前往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谈起自己在实验班一年多来的学习和生活,他们依然激动不已。

  王慎明自称曾是一个内向的人,在别人看来多彩的大学生活于他来讲却显得有些枯燥,听课、吃饭、睡觉、看书,日子过得就像自己课堂上学的计算机程序,有着固定的程式,鲜有意外发生,生活平淡到乏味。

  “我原先都不怎么说话的。”从健谈的王慎明口中说出这样的话,让人感觉多少有些难以置信。

  进入大三,王慎明开始思考自己的前途问题,觉得自己如果没有改变,出路将不乐观。大三上学期,他进入江西理工大学“3+1”实验班的预备班,跟着班主任王祖麟教授学习。不到一年后,通过考核的王慎明成为实验班的正式成员。

  进入实验班后,每日晨跑、上课前同学轮流5分钟演讲、下课后同学轮流带领大家回顾前一天所学的知识、下午半小时英语主题对话;每周一次专题讨论、体育锻炼、英语原声影院,日程虽然紧张,却让王慎明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

  “这些都是对我们的考验,不仅锻炼身体,也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开放,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真正学到了东西。”王慎明的同学徐书兵说。

  这是一个特殊的课堂,满堂灌式的老师集中授课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每个同学面前工作台上齐全的研发设备,老师在工作台之间悠闲地踱步,看着同学们亲自动手进行各种工程项目研发,遇到问题就与同学讨论,比较普遍的问题就发动全班参加。

  软件、硬件、调试、论文写作,同学们之间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团队合作取代了单打独斗。“这是一个真正的班,在这里,同学们来自电类相关专业,既是同学、又是最好的老师,大家通过各种交流与合作互相督促学习,让每一个人都在集体中迅速成长。”徐书兵说。

  转眼一年过去了,第二届实验班的28位同学毕业时顺利进入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只有“不成器”的王慎明和徐书兵去泰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第一届实验班的同学经过短短一年的工作,就成为就业单位的技术骨干。

  没有合格,谈何优秀?

  2010年,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教授王祖麟意外地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来的是上海因仑电子科技的总经理韩学能,在招聘员工时他看中了王祖麟的一个学生,想要招进公司做研发工程师。

  但该学生其时已经签约另一家公司,这让王祖麟颇有些为难,韩学能得知这个消息,当即驱车由广州赶到远在赣州的江西理工大学。当时毕业生违约改派另一家用人单位须缴纳违约金3000元,在与王祖麟和学生商议并征得同意后,韩学能承担全额违约金,终于“抢”到了这个自己满意的毕业生。

  “这件事其实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学校和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不仅是学生就业难,企业招聘也难。”王祖麟说。

  上海因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主营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公司,近年来智能化是电子产品、通信产品乃至家用电器的发展趋势,嵌入式系统获得广泛的应用,韩学能公司也因此迅速扩张,目前共雇用研发工程师300多位。

  事情的另一面是,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步履维艰,在电子工程项目研发方面,高校知识系统的相对落后与企业的现实需要产生了脱节,特别是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脱节导致普遍存在的动手能力不强,让学生在进入企业到正式工作之间的过程过于漫长。

  “在科技迅速发展,创新成为时代主题时,作为最大的创新群体的工程师队伍,却出现了短缺现象。现在更是就业难和人才荒并存,企业招收合格的工程师已经不容易,谈何优秀的工程师!”王祖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