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9月份招生的情况和学生素质,本着提升因仑班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上半年提出新的计划和要求。
一、思想教育
经过高考的洗礼,在大学难免会不适,而且大学的环境和高中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的工作除了激励大一学员思想上进外,还要引导他们学会自学,让他们尽可能的自己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因为只有自学才能学得更多更好。此时由陈炳、江进负责。
二、学习计划
9月份大二的学长对大一学员进行了授课和培训,但无论是大一还是大二都有不足,所以10月份我们会做相关的改进,比如:我们会要求教官严格考勤,不符合要求的学员,我们会选择劝退,大二的我们会要求,更充分的准备自己的教学内容,并且授课都要用PPT。我们的课堂还是在周一、二、四、七,这4天上课,由政委做好监督工作。兴趣引导,学习没有兴趣,那就会枯燥。大二的班委要善于与学员沟通,发现他们的长处,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从而激发对学习的渴望和动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10月份要出去实习,并且是两个月,这期间没有了我们的督促,如果自己有不对我们因仑班教授的东西感兴趣,那么大一学员是很难学好、学懂得。
三、沟通交流
因为9月份才招生,大一学员彼此之间还不熟悉,我们会要求,大一学课前5分钟的自我演讲,并在本月去实习之前进行一次,因仑班的聚会。此时由生活委员张清负责。
每一次规划改进,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教学。
四、具体每科计划如下:
C语言程序设计(陈炳)
(一)、教学培养目标
C语言是影响深远的、传统的、面向过程的优秀编程语言。C语言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应用面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既具有高级语言的优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特别适合编写系统软件。现在,C语言不仅为计算机专业工作者所使用,而且为广大计算机应用人员所喜爱和使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高级语言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的学习和应用开发打下扎实的高级语言理论和实践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均较强的课程,在教学程中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注重上机实验。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
本课程侧重于学生的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教育,更侧重于使学生掌握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具备较新的教学和实验条件,授课与上机实训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对语言的学习除了学语法之外,还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如何阅读、编写与修改、调试程序),授课与上机实训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上机前先编好程序,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调试,对于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三)、教学内容实施方案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C语言的历史、特点
2)掌握C语言的运行环境,初步了解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的过程
教学重点:
1)C语言的特点
2)C程序的上机步骤
教学难点:
1)C语言的特点
2)C程序的上机步骤
第二章 程序的灵魂--算法
2.1 算法的概念
2.2 简单算法举例
2.3 算法的特性
2.4 怎样表示一个算法
2.5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掌握用流程图、N-S流程图、伪代码表示算法
2) 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概念
教学重点:
用流程图、N-S流程图、伪代码表示算法
教学难点:
用流程图、N-S流程图、伪代码表示算法
课时安排:4学时
第三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3.1 C的数据类型
3.2 常量与变量
3.3 整型数据
3.4 实型数据
3.5 字符型数据
3.6 变量赋初值
3.7 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3.8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3.9 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3.10 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掌握几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存储方式,表示方法
2) 掌握不同类型间数据转换的原则与方法
3) 掌握有关运算符与表达式的运用
教学重点:
1) 整型、实型、字符型数据
2) 运算符和表达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
1) 整型、实型、字符型数据
2) 运算符和表达式的运用
课时安排:4学时
第四章 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
4.1 C语句概述
4.2 赋值语句
4.3 数据输入输出的概念及在C语言中的实现
4.4 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
4.5 格式输入与输出
4.6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掌握语句的概念
2) 掌握字符数据输入输出函数
3) 格式输入输出函数的用法
教学重点:
1)数据输入输出函数
2)格式输入输出函数
教学难点:
1)字符数据输入输出函数
2)格式输入输出函数
课时安排:4学时
模电教学规划
一、教学培养目标
模电是微电子,物联网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学好模电有利于单片机、数电、传感器更深入的学习,其中二极管、三极管,更是电路中常用的元器件,稳压电路,放大电路组成了信号的通信。通过对模电的学习,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构成,为后期单片机的学习打好基础,通过多做实验,让同学们对电路,元器件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
我对模电的教学,由点到面,先是学好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感,之后再用这些元器件构建电路,如二极管的延时电路。
通过听我讲课,自己动手,从而学好模电。我的考核方式
以实验为主。
三、教学内容实施方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
半导体基础知识,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
第二章基本单元电路
放大概念及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工作点稳定电路,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及其性能比较,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复合管。
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与频率响应
多级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简介,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集成运放简介,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理想运放及三种基本输入方式。
第五章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及分类,基本OCL电路与交越失真,互补对称功放分析计算。
第六章放大电器中的反馈
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闭环放大倍数的一般表达式,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的改善,正确引入负反馈,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及消除方法。
第七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基本运算电路,集成模拟乘法器,有源滤波电路,电压比较器。
第八章信号发生电路
概述,非正弦波振荡电路和RC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九章直流稳压电源
整流、电容滤波、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工程估算
教学重点:
直流稳压电源
半导体器件
基本单元电路
数电教学规划
